为进一步对越展现中国文化魅力,以更多元化的方式呈现“中国故事”,丰富“中越人文交流年”内涵,在河内中国文化中心的支持协助下,3月29日,越南河内—阿姆斯特丹重点高中“越中文化室”正式启用。中国驻越南大使夫人孙畅、中国驻越南使馆一等秘书王廷冠,河内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德山,河内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覃永华及越南河内—阿姆斯特丹重点高中校长陈垂阳、河内大学孔子学院越方院长杜青云等有关代表和该校中文专业师生近100人出席活动。








 
     活动当天,在陈垂阳校长的陪同下,大家共同对“越中文化室”进行参观。步入其间,映入眼帘的,皆是匠心独运的“中国文化符号”,地道浓郁的“中国味儿”扑面而来。展陈架上,琳琅满目的中国文化特色物品相映成趣,好不亮眼:生肖玩偶形态迥异、熊猫玩偶憨态可掬、各式书籍陈列错落有致、经典人物泥塑栩栩如生、文房四宝墨香浓淡相宜、剪纸作品惟妙惟肖、汉服款式庄重典雅、脸谱折扇夸张有趣、古琴弦音悠扬动听......尽显中国传统文化韵味。


     在文化室的一角,年轻学子们正聚精会神地练习软笔书法,虽然笔法还略显稚嫩,但众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之情却溢于言表。“哇,你们好棒啊,写得真好!”看见学子们在认真习字,大使夫人缓慢走到大家身边,亲切地同大家进行互动交流,并在学子们的热情邀约声中,提笔写下了“兴”字。“这是‘兴’字,相信你们一定都认得这个字吧?这个字寓意很美好,祝福学校未来更加兴旺发展,越办越好;也衷心希望中越两国友谊繁荣兴旺,万古长青!”落笔后,大使夫人向大家寄予了深切祝福,现场爆发出热烈掌声。








 
我今年高三,特别喜欢中国的文化。我的梦想是希望能够进入中国的大学深造,在那儿度过宝贵的四年大学时光。我现在已经申请了中国北京和上海的大学,但我最希望能够被北京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今天上午,我刚结束一场北京师范大学的模拟考试,非常期待梦想成真的那一天。”活动现场,该校中文专业高三学生阮霞英端坐于古筝前,即兴弹奏了一曲《女儿情》,一曲终了,她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落落大方地向在场所有人分享了她的“留学中国梦”。


 
      该校校长陈垂阳表示,该校是一所重点中学,目前共开设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日语等多门外语专业。随着越中两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在互联网越来越发展的背景下,TikTok 上的汉服挑战、中国风音乐等内容持续吸引着大量越南年轻人,很多学生因此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年是该校建校40周年,为丰富汉语教学内容,学校计划给学生们创建一个“越中文化室”,于是主动联系了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和河内中国文化中心,以寻求指导和支持。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给学校提了很多宝贵意见,河内中国文化中心也予以大力支持,向学校提供了很多代表中国文化元素的物品,所以,极具中国文化元素的“越中文化室”便这样非常顺利地应运而生了。



      河内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德山表示,在了解到该校有创建“越中文化室”的想法后,我们觉得非常有意义,相信它将成为一个良好的中国文化展示平台,越南的年轻学子们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根据个人喜好量身定制一场专属于自己的“中国文化之旅”,如阅读、品茶、书法、汉服体验、弹琴等都可以,从而深度“探秘”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我们第一时间统筹了中心现有资源,精心挑选出一批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产品助力文化室创建工作,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力量,让更多越南年轻人看到中国绚丽多彩的文化。


      以器载道,以文传声。“越中文化室”的启用,是一次中国文化“出海”的生动实践,将为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勾勒中越友谊“同心圆”添上优美的一划,为中越两国文化融合、文明互鉴划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将进一步增进两国民心相通,推动两国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碰撞出更多动人的诗篇。